
亿欧说:亿欧零售专注于新科技、新理念与零售产业的结合,是互联网创业者和产业创新者的首选学习平台。
高管说
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丨超市老万
1、电商的红利期已过,引流成本越来越高,线上流量出现瓶颈,所以马云才会在2016年宣布“阿里将不再提电子商务这一说法”;
2、电商从线上走到线下,寻找线下流量入口,同时拓展新的数据采集点,成为无法抗拒的大趋势;
3、线下传统零售仍然在份额上占社零总额的绝对大头(2016年约占87.4%)。且自2017年起,伴随着各种转型变革的实施,一大批重要大型零售商的数据开始集体回暖。就目前而言,电商很难对此类自身在网点规模、供应链及运营方面底蕴深厚的企业进行深度渗透;
4、目前中国超600万的小店中,70%以上在3-5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极为广阔,是电商巨头垂涎已久的标的。在过去因为最后1公里成本太高,苏宁易购服务站、京东服务站乃至村淘,都解决不了问题。但今天移动终端与移动流量费用持续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另外,小米、华为为智能手机普及的贡献,为重启市场带来巨大想像空间。
eBay技术副总裁丨Japjit Tulsi
人工智能是促使购物者购物过程更加个性化的催化剂。客户数据和人力智能是运行个人人工智能引擎的关键因素。随着后续更加复杂的应用程序不断推出,技术人员更加关注如何更好地利用宝贵的客户数据。展望未来,结合客户数据和人力资源,整个行业将会迈进更深的知识体系。这样建立起来的知识信息库会为消费者创造高度个性化的情境体验。
对于商业行业来说,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购物者意图,并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服务。
乐纯CEO丨刘丹尼
乐纯走过的4道坎及1个思考
1:解决产能爬坡过程中的“鸡蛋问题”;
2、解决新鲜食品全国范围内的全程冷链配送;
3、品质要持续升级,达到“进口替代”水准;
4、调整互联网化的产品和运营方式,接上地气,将每个新渠道看作一个新战场。
从一家35平米的店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经历的坎,你可以看到一个新的包装食品品牌在面临非常大的巨头夹击,其实困难很多,每个阶段它的挑战对团队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我认为它其实有机会,而且未来一定有更多百亿级的包装食品品牌。
如果说所有的颠覆和创新都是来自于边缘,未来的巨头都是来自于边缘,那你需要思考清楚你是从边缘的哪个点切入进去,并能够做成一家未来的大型食品企业。
资本论
今日资本创始人丨徐新
世界变了,最好的生意是这三种:搜索引擎、电商平台、在线酒店预订,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市占率都能达到60-70%,核心业务的毛收益率能达到50%以上。
1、消费者变了。80后和9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网购次数越来越多,每天平均上网时间3到5个小时,网购占比已经50%以上了。
2、消费习惯变了。用户的注意力越来越短,45分钟的电视连续剧中间经常需要快进,大家喜欢TED也是因为时间短,注意力能够集中。
3、消费渠道变了。社会零售增长平均数仍然有10.7%,但渠道不同品类不同,差别很大。百货商店及大卖场辉煌不再,百货商店的老店同比下降严重,以前的卖场都是生鲜拉眼球、干货做毛利,多余的空间租给麦当劳肯德基赚取房租收入。
4、人口结构变了。我们对中国的出生人口进行了分析,60年代出生人口是峰值达到2.42亿,70年代略有下降后80年代又有所上升,随后便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出生人口数量直线下降。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看美国居民生命周期各消费峰值,可以看出人的生命周期消费峰值是30岁到45岁,到45岁就开始下滑。
5、超级平台很值钱。如果你投资了超级平台一定要长期持有,好日子还长着。怎么定义超级平台?
我们觉得拥有1亿-2亿用户,而且每个用户每年买八次以上就是超级平台。在我们的用户访谈中发现,三四线城市用户主动下载APP不超过20个,如果你不是这20个之一,那你的获客成本将非常高。
超级平台占领用户的时间、拥有他们的心智、有巨大的网络效应,能长出花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
专家言
联商网主编丨陆彦
在场货人三者中,货(商品)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把农业社会称为第一次社会浪潮变革,工业社会称为第二次社会浪潮变革,这也是将在这场我们称之为第三次浪潮的变革中,商品将最改变产业结构带来深远影响的。
对于未来的商品,我们幻想的是由消费者定制,然后反馈给工厂,按消费者的需求,工厂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这个美好的幻想,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就有众多的西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尝试去达到的美好境界。
究其根源,是被称为第二次浪潮的工业革命总会发生间歇性的社会性抽疯,这种抽疯是由于工业社会的生产和销售脱节导致,生产端根据KPI每年增长生产任务,销售端则更多由消费者来取决是否能够达成商品交易。
永远都是生产端是可控可衡量预测采购计划的往上增长,也永远都是销售端无法预测的可能会陷入难以卖出的僵局,当两者越来越无法完美统一时,滞销的商品造成的库存积压,难以回笼的资金链导致经销商的破产,紧接着是庞大工厂的高昂固定资产人工费用日常经营管理费用等等陷入停产的僵局,再跟着就是原材料采购的崩裂,整个社会陷入商品滞销的恶循环。
众多伟大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也给出了无数个未来可能会得到缓解的供需之间的矛盾。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